首页
统计
墙纸
留言
Search
1
PVE8优化
13 阅读
2
Debian 12 / Ubuntu 22.04 使用源安装 LAMP 教程
11 阅读
3
内核版本 4.9 以上的 Linux 系统开启/关闭 BBR 的方法
10 阅读
4
CSS动画
10 阅读
5
jenkins根据分支、文件夹打包
9 阅读
web前端
Vue
CSS
javascript
React
那些年爬过过的坑
ES6
TypeScrippt
ES7
javascript图灵 - 总结
Node
面试总结
React-Native
Web优化
基础
AngularJS
拍摄
Flutter
Dart
Docker
Linux
mysql
PVE
登录
/
注册
Search
标签搜索
vue+elementui
Cicada
累计撰写
158
篇文章
累计收到
57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web前端
Vue
CSS
javascript
React
那些年爬过过的坑
ES6
TypeScrippt
ES7
javascript图灵 - 总结
Node
面试总结
React-Native
Web优化
基础
AngularJS
拍摄
Flutter
Dart
Docker
Linux
mysql
PVE
页面
统计
墙纸
留言
搜索到
149
篇与
的结果
2020-03-10
Flutter MaterialApp - Scaffold - DefaultTabController - AppBar
class App extends StatelessWidget { @override //重写父类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return MaterialApp( //Material风格app debugShowCheckedModeBanner: false, //关闭状态栏debug home: Home(), theme: ThemeData( //主题 primaryColor: color(0x0075b8), //主题颜色 highlightColor: color(0xffffff, a: 0.4), //高亮颜色 splashColor: color(0xffffff, a: 0.6), //水波颜色 ), ); } } class Home extends StatelessWidget {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return DefaultTabController( //TabBar和TabBarView的控制器,它是关联这两个组件的桥梁 length: 3, child: Scaffold( //脚手架组件 appBar: AppBar( //显示在界面顶部的一个AppBar title: Center( child: Text( "首页", style: TextStyle( fontSize: 20, fontWeight: FontWeight.w900, color: color(0xffffff), ), ), ), leading: IconButton( //标题前面显示的一个组件 icon: Icon(Icons.menu), tooltip: "Navigration", onPressed: () => debugPrint("Navigration"), ), actions: <Widget>[ //一个Widget列表一般放按钮 IconButton( icon: Icon(Icons.search), tooltip: "search", onPressed: () => debugPrint("search"), ) ], elevation: 4, //bar阴影默认4 bottom: TabBar( //ab页的选项组件,默认为水平排列。 unselectedLabelColor: color(0xffffff, a: 0.5), indicatorColor: color(0xffffff), indicatorSize: TabBarIndicatorSize.label, indicatorWeight: 2, tabs: <Widget>[ //Tab选项列表 Tab(icon: Icon(Icons.local_florist)), Tab(icon: Icon(Icons.change_history)), Tab(icon: Icon(Icons.directions_bike)), ], ), ), body: TabBarView( //ab页的内容容器,Tab页内容一般处理为随选项卡的改变而改变 children: <Widget>[ Icon(Icons.local_florist, size: 100, color: color(0x0075b8)), Icon(Icons.change_history, size: 100, color: color(0x0075b8)), Icon(Icons.directions_bike, size: 100, color: color(0x0075b8)), ], ), bottomNavigationBar: BottomBar()), ), ); } } class _BottomBar extends State<BottomBar> { int _currentIndex = 0; void _bottomTap(int index) { setState(() { _currentIndex = index; }); }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return BottomNavigationBar( type: BottomNavigationBarType.fixed, selectedItemColor: color(0x00000), unselectedItemColor: color(0x999999), currentIndex: _currentIndex, onTap: _bottomTap, items: [ BottomNavigationBarItem( icon: Icon(Icons.home), title: Text("home"), ), BottomNavigationBarItem( icon: Icon(Icons.domain), title: Text("domain"), ), BottomNavigationBarItem( icon: Icon(Icons.people_outline), title: Text("people_outline"), ), ], ); } } Color color(int rgb, {double a = 1}) { if (a < 0) { a = 0; } else if (a > 1) { a = 1; } return Color.fromRGBO( (rgb & 0xFF0000) >> 16, (rgb & 0x00FF00) >> 8, (rgb & 0x0000FF) >> 0, a, ); }
2020年03月10日
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3-10
Flutter基础二State
StatelessWidgetFlutter中的StatelessWidget是一个不需要状态更改的widget - 它没有要管理的内部状态。当您描述的用户界面部分不依赖于对象本身中的配置信息以及widget的BuildContext 时,无状态widget非常有用。AboutDialog, CircleAvatar和 Text 都是StatelessWidget的子类。无状态widget的build方法通常只会在以下三种情况调用:将widget插入树中时当widget的父级更改其配置时当它依赖的InheritedWidget发生变化时StatefulWidgetStatefulWidget 是可变状态的widget。 使用setState方法管理StatefulWidget的状态的改变。调用setState告诉Flutter框架,某个状态发生了变化,Flutter会重新运行build方法,以便应用程序可以应用最新状态。状态是在构建widget时可以同步读取的信息可能会在widget的生命周期中发生变化。确保在状态改变时及时通知状态 变化是widget实现者的责任。当widget可以动态更改时,需要使用StatefulWidget。 例如, 通过键入表单或移动滑块来更改widget的状态. 或者, 它可以随时间变化 - 或者数据推送更新UICheckbox, Radio, Slider, InkWell, Form, 和 TextField 都是有状态的widget,也是StatefulWidget的子类。如果用户交互或数据改变导致widget改变,那么它就是有状态的。如果一个widget是最终的或不可变的,那么它就是无状态。
2020年03月10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3-02
linux笔记 - vim
剪切和粘贴定位鼠标到剪切的开始位置输入v键开始选择剪切的字符,或者V键是为了选择 整行移动方向键到结束的地方d键是剪切,y键是复制移动鼠标到粘贴的位置输入P是在鼠标位置前粘贴,输入p键是在鼠标的位置后粘贴命令模式使用数字0可以跳到行首使用符号$可以跳到行尾连续按两次小写字母g,光标就能移动到当前文件的开始位置使用大写字母G,光标就能移动到当前文件末尾使用数字+G就可以跳到指定的行了。但是vi本身不显示行数,vim才显示行数。使用小写字母x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使用大写字母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连续按两次小写字母d,光标所在行就能被整行删除。使用大写字母D可以删除光标所在行后面的内容使用d+0可以删除光标所在行前面的内容使用小写字母u撤销上一步操作,注意这个操作是撤销上一步操作,当你连按两次的时候,相当于恢复到按u之前。vi的删除其实是剪切,当你删除某个内容以后,立即在某一行,按下小写字母p就能看到,你刚才删除的内容被粘贴在了这里。使用小写字母p把内容粘贴到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使用大写字母P把内容粘贴的光标所在行连续按两次小写字母y,即可复制当前行的内容。如果想复制多行,可以使用数字+两次y。在命令模式下,按下小写字母v进入可视模式,然后使用方向键或者h,j,k,l键来移动光标,选中你想选中的内容,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在可视模式下,复制是y,删除是d。查找文本内容,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反斜杠“/”。然后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按下回车,查找就开始了。如果找不到,他会有一个提示。如果找到了,可以使用小写字母n向下依次查找,使用大写字母N向上依次查找。查找文本内容,把光标移动到某个单词之上,然后按下#键,就能找到文本中所有的该单词。
2020年03月02日
0 阅读
2 评论
0 点赞
2019-12-01
移动硬盘安装系统
点击磁盘管理,右击移动硬盘盘符,选择删除卷,先删除移动硬盘上的所有分区,创建一个10G大小的NTFS格式分区,便于引导windows系统。然后再右键该分区,选择“将该分区标记为活动分区”。然后使用解压缩工具开始解压镜像文件,将解压好的Wwindows的iso镜像文件复制到创建好的移动硬盘活动分区中接着将活动分区激活为引导分区。键盘上按下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cmd”,点击确定打开管理里命名窗口,如果你的移动硬盘为G盘,输入下方命令即可激活。输入一段点击一次回车。如果是其他盘符名称就需要将全部的g改为自己的移动硬盘盘符哦g: cd boot bootsect.exe /nt60 g: bootsect.exe /nt60 g: /mbr bootsect.exe /nt60 g: /force
2019年12月01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11-21
Caddy - 方便够用的 HTTPS server
1 安装用过 golang 的应该都知道,golang 程序基本上不会有各种依赖,都是光秃秃一个可执行程序,cp 到 /usr/local/bin 就算安装完成了,所以说安装 caddy 是很简单的,我给出三种方法。1.1 脚本安装curl -s https://getcaddy.com | bashcaddy 官方给出了一个安装脚本,执行上面的命令就可以一键安装 caddy,等执行结束后,使用 which caddy,可以看到 caddy 已经被安装到了 /usr/local/bin/caddy1.2 手动安装https://caddyserver.com/download 点这个链接进入到 caddy 官网的下载界面,网页左侧可以选择平台和插件,如果在 Linux 服务器上使用的话,platform 选择 Linux 64-bit 就可以了,plugins 如果暂时不需要的话,可以不选。然后点击下面的 DOWNLOAD 按钮,就下载到 caddy 了。同理,解压之后用 cp 命令放到 /usr/local/bin/caddy 就完成了安装。image_1bn3mbk8jov2es3vu41l842ac9.png-177.7kB1.3 源码安装go get github.com/mholt/caddy/caddy对于安装了 golang 编译器的同学,只需要执行 go get 就能到 $GOPATH/bin 里,是否 cp 到 /usr/local/bin 里就看心情了。使用源码安装可以安装到最新版本的 caddy,功能上一般是最新的,而且因为是本地编译,性能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可能会存在不稳定的现象。2 配置2.1 临时文件服务器Caddy 的配置文件叫做 Caddyfile,Caddy 不强制你把配置文件放到哪个特定文件夹,默认情况下,把 Caddyfile 放到当前目录就可以跑起来了,如下:echo 'localhost:8888' >> Caddyfile echo 'gzip' >> Caddyfile echo 'browse' >> Caddyfile caddy在随便一个目录里执行上面代码,然后在浏览器里打开 http://localhost:8888 发现 caddy 已经启动了一个文件服务器。当临时需要一个 fileserver 的时候(比如共享文件),使用 caddy 会很方便。2.2 生产环境使用当然了,在生产环境使用的时候就不能这么草率的把配置文件放到当前目录了,一般情况下会放到 /etc/caddy 里。sudo mkdir /etc/caddy sudo touch /etc/caddy/Caddyfile sudo chown -R root:www-data /etc/caddy除了配置文件,caddy 会自动生成 ssl 证书,需要一个文件夹放置 ssl 证书。sudo mkdir /etc/ssl/caddy sudo chown -R www-data:root /etc/ssl/caddy sudo chmod 0770 /etc/ssl/caddy因为 ssl 文件夹里会放置私钥,所以权限设置成 770 禁止其他用户访问。最后,创建一下放置网站文件的目录,如果已经有了,就不需要创建了。sudo mkdir /var/www sudo chown www-data:www-data /var/www创建好这些文件和目录了之后,我们需要把 caddy 配置成一个服务,这样就可以开机自动运行,并且管理起来也方便。因为目前大多数发行版都使用 systemd 了,所以这里只讲一下如何配置 systemd,不过 caddy 也支持配置成原始的 sysvinit 服务,具体方法看这里。sudo curl -s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mholt/caddy/master/dist/init/linux-systemd/caddy.service -o /etc/systemd/system/caddy.service # 从 github 下载 systemd 配置文件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重新加载 systemd 配置 sudo systemctl enable caddy.service # 设置 caddy 服务自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addy.service # 查看 caddy 状态3 Caddyfile基本的安装配置搞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写 Caddyfile了。可以直接 vim /etc/caddy/Caddyfile 来修改 Caddyfile,也可以再自己电脑上改好然后 rsync 到服务器上。如果修改了 Caddyfile 发现没有生效,是需要执行一下 sudo systemctl restart caddy.service 来重启 caddy 的。3.1 Caddyfile 的格式Caddfile的格式还是比较简单的,首先第一行必须是网站的地址,例如:localhost:8080或lengzzz.com地址可以带一个端口号,那么 caddy 只会在这个端口上开启 http 服务,而不会开启 https,如果不写端口号的话,caddy 会默认绑定 80 和 443 端口,同时启动 http 和 https 服务。地址后面可以再跟一大堆指令(directive)。Caddyfile 的基本格式就是这样,由一个网站地址和指令组成,是不是很简单。3.2 指令指令的作用是为网站开启某些功能。指令的格式有三种,先说一下最简单的不带参数的指令比如:railgun.moe # 没错,moe后缀的域名也可以哦gzip第二行的 gzip 就是一个指令,它表示打开 gzip 压缩功能,这样网站在传输网页是可以降低流量。第二种指令的格式是带简单参数的指令:railgun.moe gzip log /var/log/caddy/access.log tls lengz@lengzzz.com root /var/www/第三行,log 指令会为网站开启 log 功能,log 指令后的参数告诉 caddy log 文件存放的位置。第四行的 tls 指令告诉 caddy 为网站开启 https 并自动申请证书,后面的 email 参数是告知 CA 申请人的邮箱。(caddy 会默认使用 let's encrypt 申请证书并续约,很方便吧)另外,简单参数也可能不只一个,比如 redir 指令:railgun.moe gzip log /var/log/caddy/access.log tls /etc/ssl/cert.pem /etc/ssl/key.pem root /var/www/ redir / https://lengzzz.com/archive/{uri} 301上面的 redir 指令带了三个参数,意思是把所有的请求使用 301 重定向到 https://lengzzz.com/archive/xxx,这个指令在给网站换域名的时候很有用。另外 tls 指令变了,不单单传 email一个参数, 而是分别传了证书和私钥的路径,这样的话 caddy 就不会去自动申请证书,而是使用路径给出的证书了。在这个例子里还使用了 {uri} 这样的占位符(placeholder),详细的列表可以在这里查询到:https://caddyserver.com/docs/placeholders。最后一种指令是带复杂参数的,这种指令包含可能很多参数,所以需要用一对花括号包起来,比如 header 指令:railgun.moe gzip log /var/log/caddy/access.log tls lengz@lengzzz.com root /var/www/ header /api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Server } fastcgi / 127.0.0.1:9000 php { index index.php } rewrite { to {path} {path}/ /index.php?{query} }6-10 行的 header 指令代表为所有的 /api/xxx 的请求加上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和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这两个 header,从而能支持 javascript 跨域访问 ,第 9 行代表删除 Server header,防止别人看到服务器类型。11-13 行使用了 fastcgi 指令,代表把请求通过 fastcgi 传给 php,ruby 等后端程序。14-15 行,使用了 rewrite 指令,这个指令的作用是 服务器内部重定向 在下面的参数 to 后面,又跟了三个参数,这个功能上有点类似 nginx 的 try_files 。告诉 caddy 需要先查看网址根目录 /var/www 里有没有 {path} 对应的文件,如果没有再查看有没有 {path} 对应的目录,如果都没有,则转发给 index.php 入口文件。这个功能一般会用在 PHP 的 MVC 框架上使用。随着一步步完善这个 Caddyfile,目前这个版本的 Caddyfaile 已经可以直接在网站中使用了。3.3 多 HOST 网站刚才说的一直都是单个域名的网址,那么如果在同一个服务器上部署多个域名的网站呢?很简单,只需要在域名后面跟一个花括号扩起来就可以了,如下:railgun.moe { gzip log /var/log/caddy/railgun_moe.log tls lengz@lengzzz.com root /var/www/ header /api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Server } fastcgi / 127.0.0.1:9000 php { index index.php } rewrite { to {path} {path}/ /index.php?{query} } } lengzzz.com { tls lengz@lengzzz.com log /var/log/caddy/lengzzz_com.log redir / https://railgun.moe/{uri} 301 }
2019年11月21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11-20
PM2
pm2常用命令记录$ pm2 start app.js # 启动app.js应用程序$ pm2 start app.js -i 4 # cluster mode 模式启动4个app.js的应用实例 4个应用程序会自动进行负载均衡$ pm2 start app.js --name="api" # 启动应用程序并命名为 "api"$ pm2 start app.js --watch # 当文件变化时自动重启应用$ pm2 start script.sh # 启动 bash 脚本$ pm2 list # 列表 PM2 启动的所有的应用程序$ pm2 monit # 显示每个应用程序的CPU和内存占用情况$ pm2 show [app-name] # 显示应用程序的所有信息$ pm2 logs # 显示所有应用程序的日志$ pm2 logs [app-name] # 显示指定应用程序的日志$ pm2 flush # 清空所有日志文件$ pm2 stop all # 停止所有的应用程序$ pm2 stop 0 # 停止 id为 0的指定应用程序$ pm2 restart all # 重启所有应用$ pm2 reload all # 重启 cluster mode下的所有应用$ pm2 gracefulReload all # Graceful reload all apps in cluster mode$ pm2 delete all # 关闭并删除所有应用$ pm2 delete 0 # 删除指定应用 id 0$ pm2 scale api 10 # 把名字叫api的应用扩展到10个实例$ pm2 reset [app-name] # 重置重启数量$ pm2 startup # 创建开机自启动命令$ pm2 save # 保存当前应用列表$ pm2 resurrect # 重新加载保存的应用列表$ pm2 update # Save processes, kill PM2 and restore processes$ pm2 generate # Generate a sample json configuration filepm2文档地址:http://pm2.keymetrics.io/docs/usage/quick-start/
2019年11月20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08-21
history实现SPA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SPA</title> </head> <body> <div id="rotes"> <a href="index">index</a> <a href="login">login</a> </div> <div id="routerContent"></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lass Roter{ constructor(){ this.router={}; this.nowUrl=null; } renter(path,callback){ this.router[path] = (type)=>{ if(type==1){ history.replaceState({path},null,path); }else if(type==2){ history.pushState({path},null,path); } callback(); } } refresh(type){ this.router[this.nowUrl] && this.router[this.nowUrl](type); } init(){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e)=>{ this.nowUrl = location.href.slice(location.href.indexOf("/",9))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e) => { this.nowUrl = history.state.path; this.refresh(1)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rotes a').forEach((el)=>{ el.addEventListener('click',(e)=>{ e.preventDefault(); let href = e.target.href.slice(e.target.href.indexOf("/",9)); this.nowUrl = href; this.refresh(2); }) }) } } let router = new Roter(); router.init() router.renter('/index',()=>[ routerContent.innerHTML="index" ]) router.renter('/login',()=>[ routerContent.innerHTML="login" ]) </script> </html>往返缓存默认情况下,浏览器会缓存当前会话页面,这样当下一个页面点击后退按钮,或前一个页面点击前进按钮,浏览器便会从缓存中提取并加载此页面,这个特性被称为“往返缓存”。此缓存会保留页面数据、DOM和js状态,实际上是将整个页面完好无缺地保留往历史记录栈中添加记录:pushState(state, title, url)浏览器支持度: IE10+state: 一个 JS 对象(不大于640kB),主要用于在 popstate 事件中作为参数被获取。如果不需要这个对象,此处可以填nulltitle: 新页面的标题,部分浏览器(比如 Firefox )忽略此参数,因此一般为 nullurl: 新历史记录的地址,可为页面地址,也可为一个锚点值,新 url 必须与当前 url处于同一个域,否则将抛出异常,此参数若没有特别标注,会被设为当前文档 urlreplaceState(state, title, url)改变当前的历史记录history.state返回当前历史记录的 statepopstate定义:每当同一个文档的浏览历史(即 history 对象)出现变化时,就会触发 popstate 事件。注意:若仅仅调用 pushState 方法或 replaceState 方法,并不会触发该事件,只有用户点击浏览器倒退按钮和前进按钮,或者使用 JavaScript 调用 back 、 forward 、 go方法时才会触发。另外,该事件只针对同一个文档,如果浏览历史的切换,导致加载不同的文档,该事件也不会触发。总结一般场景下,hash 和 history 都可以,除非你更在意颜值,# 符号夹杂在 URL 里看起来确实有些不太美丽。另外,根据 Mozilla Develop Network 的介绍,调用 history.pushState() 相比于直接修改 hash,存在以下优势:pushState() 设置的新 URL 可以是与当前 URL 同源的任意 URL;而 hash 只可修改 #后面的部分,因此只能设置与当前 URL 同文档的 URLpushState() 设置的新 URL 可以与当前 URL 一模一样,这样也会把记录添加到栈中;而 hash设置的新值必须与原来不一样才会触发动作将记录添加到栈中pushState() 通过 stateObject 参数可以添加任意类型的数据到记录中;而 hash 只可添加短字符串;pushState() 可额外设置 title 属性供后续使用。这么一看 history 模式充满了 happy,感觉完全可以替代 hash 模式,但其实 history 也不是样样都好,虽然在浏览器里游刃有余,但真要通过 URL 向后端发起 HTTP 请求时,两者的差异就来了。尤其在用户手动输入 URL 后回车,或者刷新(重启)浏览器的时候。hash 模式下,仅 hash 符号之前的内容会被包含在请求中,如http://www.qq.com,因此对于后端来说,即使没有做到对路由的全覆盖,也不会返回 404 错误。history 模式下,前端的 URL 必须和实际向后端发起请求的 URL 一致,如http://www.qq.com/book/id。如果后端缺少对 /book/id 的路由处理,将返回 404错误。Vue-Router官网里如此描述:“不过这种模式要玩好,还需要后台配置支持……所以呢,你要在服务端增加一个覆盖所有情况的候选资源:如果 URL匹配不到任何静态资源,则应该返回同一个 index.html 页面,这个页面就是你 app 依赖的页面。”需在后端(Apache 或 Nginx)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同时搭配前端路由的 404 页面支持。
2019年08月21日
2 阅读
1 评论
0 点赞
2019-08-21
hash实现SPA
hash值得改变不会刷新页面, 监听hashchange事件根据不同的路由渲染页面<!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SPA</title> </head> <body> <a href="#/index">index</a> <a href="#/login">login</a> <div id="routerContent"></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router类 class Router{ constructor(){ this.router={}; } renderRoute(path,callback){ //保存路由信息 this.router[path] = {name:path,callback}; //调用回调 callback.call(this, this.router[path], this.router) } } let router = new Router(); //监听hashchange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render); function render(e) { let hash = e.newURL.substr(e.newURL.indexOf("#")+2) router.renderRoute(hash,(route, router)=>{ routerContent.innerHTML=route.name }) } </script> </html>
2019年08月21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07-17
linux笔记
基础操作命令tree [-d] 显示文件树 [-d] 只显示文件夹树ls [-lha]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lh]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及文件大小。[-a]显示所有文件及隐藏文件(隐藏文件以点开头)~/ 家目录 /根目录mkdir [-p] 创建文件夹 [-p]递归创建文件夹touch 创建文件夹cp [-r] scp [-rP]拷贝文件 [-r]拷贝目录 [-P]指定端口 rm [-frid] 的、删除文件及文件夹 [-r] 递归 [-f]强制删除 [i]删除提示 [d]删除文件夹mv [-bfi] 移动文件到指点目录下或重命名 [-b]覆盖前先备份 [-f]强行移动 [-i]移动前先备份cat [-dn] more 查看文件内容,more可以分屏显示 [-d]显示带文本行号,[-n]显示所有行号grep [-niv] 文本搜索 [-n]显示行号 [-i]忽略大小写 [-v]显示不包含文本的所有行 模式查找 ^ $echo 在终端中显示参数 > 输出内容到文件 >> 追加内容到文件| 管道 将上一个命令输出交给下一个命令处理date 查看系统时间cal [-y] 查看日历 [-y]查看当年日历df [-h] 查看磁盘信息du [-h] 查看占用情况ps aux 查看进程详情 a显示所有进程 u显示详情 x显示没有终端启动的进程top 动态显示进程信息kill [-9] j=进程代号 终止应用[-9]强制终止find [-name] 路径 “.js” 搜索文件ln [-s] 完整路径 连接名称 建立连接[-s]软连接打包解压缩-C 指定解压目录(必须先创建)tar -cvf 打包文件.tar 路径 打包tar -xvf 打包文件.tar 解包(gzip)tar -zcvf 打包文件.tar.gz 路径 打包压缩tar -zxvf 打包文件.tar.gz 解压解包(bzip2)tar -jcvf 打包文件.tar.bz2 路径 打包压缩tar -jxvf 打包文件.tar.bz2 解压解包用户及权限管理groupadd 添加用户组groupdel 删除用户组 /etc/groupchgrp [-R] 修改用户组 [-R]递归useradd [-mg] 添加用户 [-m]自动创建家目录[-g]指定用户组passwd 用户名 设置密码userdel [-r] 删除用户 [-r]自动删除家目录id 用户名 查看用户id信息who 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列表whomi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usermod [-Gg] 修改用户的组 [-g]修改主组 [-G]修改附加组which 查看命令所在的文件su - 用户名 切换用户 [-]切换到家目录exit 退出用户liunx 停止进程重启命令:1、reboot2、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3、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4、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修改文件权限chown 用户名 目录/文件名 修改文件或目录拥有着chgrp [-R] 组名 目录/文件名 修改文件或目录组权限chmod [-R] -+rwx 目录/文件名 修改文件或目录权限chmod 可以简单修改 拥有者/组/其他用户 chmod -R 755 文件/目录 r w x 4 2 1ssh 免密登录(对称加密)ssh-keygen 生成对称加密秘钥(id_rsa私钥 id_rsa.pub公钥)ssh-copy-id 上传公钥到服务器 known_hosts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root@192.168.1.196)ssh别名在.ssh目录下新建configHost 别名 HostName ip User 用户名 Port 端口目录说明/bin 二进制执行文件目录,主要用于具体应用/sbin 系统二进制执行文件目录,主要用于系统管理usr/bin 后期安装的一些软件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软件改源vim /etc/apt/sources.list gg dG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ionic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un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ionic-updates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un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ionic-security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universe deb http://c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ionic-proposed main multiverse restricted universe
2019年07月17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9-07-15
JavaScript的算法和流程控制性能优化
如同其他编程语言,代码的写法和算法会影响JavaScript的运行时间,与其他语言的不同的是,JavaScript的可用资源有限,因此优化技术更为重要,这个学习笔记主要是从JavaScript的循环、条件语句、递归这三个方面的一些奇淫技巧来优化JavaScript的性能。循环for、while和do-while循环性能特性相似,for-in相比前三者慢由于每次迭代操作会同时搜索实例或者原型属性,for-in循环的每次迭代都会产生更多的开销,因此比其他循环类型要慢,对比相同迭代次数的循环,for-in循环最终只有其他类型速度的1/7,因此,除非你明确需要迭代一个属性数量未知的对象,否则应该避免使用for-in循环。还有不要使用for-in来循环数组成员。 改善循环性能的最佳方式是减少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和减少循环迭代次数。forEach(),此方法是ECMA-262引入的一新的原生数组方法,此方法遍历一个数组的多有成员,并且在每个成员上面执行一个函数。//基于函数的迭代方法 item.forEach(function(value,index,array){ process(value); }) //方便!!但是慢,这个要考虑。条件语句通常来说,switch总是比if-else快,并不总是最佳解决方案使用if-else还是switch,基于测试条件的数量来判断:条件数量越大,越倾向于使用switch(考虑到代码的易读性),反之if-else更易读。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switch比if-else运行得要快,但只有当条件数量很大时候才快得明显。优化if-else,确保最可能出现的放在首位优化的目标是使最小化到达正确分支所需判断的条件数量,最简单的就是确保最可能出现的放首位。还有一种减少判断次数的方法是把if-else组成一系列的嵌套的if-else语句。当你使用查找表时候,必须完全抛弃条件判断语句,这个过程变成数组项查询或者对象成员查询。优点:不用写任何条件判断语句,既是候选值增加时,也几乎不会产生额外的性能开销。在判断调节较多的时候,使用查找表比if-else和swich更快//将返回值存入数组 var results=[result0,result1,result2,result3,result4,result5, result6,result7,result8,result09] //返回当前结果 return results[value];递归浏览器的调用栈大小限制了递归算法在JavaScript中的应用,栈溢出错误会导致其他代码中断运行。如果你遇到栈溢出错误,可以将方法改为迭代算法,或使用Memoization来避免重复计算。合并字符串拼接字符串是编程中最常见的操作了,我们先来总结一下 JavaScript 中连接字符串的方法:++=Array.prototype.join()String.prototype.concat()ES6 新增的模板字符串当拼接少量较短字符串,以上这些方法速度都差不多。但随着需要连接的字符串的长度和数量的增加,一些方法开始展现出优势。待连接字符串是变量如果要拼接的字符串中有以变量形式存在的字符串,优先使用 ES6 中的模板字符串。将变量名包裹在 ${} 中,然后使用反引号(` )包裹变量和普通字符串:`${username}学会了开车.`+ 和 +=我们首先必需弄明白一点,在 JavaScript 中字符串一经初始化值便是不可改变的。下面是一个拼接字符串的常见操作:str += 'now' + 'old';上面代码在运行时,会历经以下四个步骤:在内存中创建一个临时字符串拼接后的字符串 nowold被赋值给该临时字符串临时字符串与 str 当前的值进行连接将上一步的拼接结构赋值给 str为了避免产生临时字符串造成额外的性能开销,我们可以这样做:str += 'now'; str += 'old'; 如果使用下面这种方式,我们能获得更显著的性能提升:str = str + 'now' + 'old'; // 等价于 str = ((str + 'now') + 'old');注意,上面代码中如果赋值号右侧表达式中的 str 不是处在最左侧,那么将得不到优化效果,这与浏览器合并字符串时分配内存的方法有关。大多数浏览器都会尝试为表达式左侧的字符串分配更多的内存,然后简单地将第二个字符串拷贝至它的末尾。如果在一个循环中,基础字符串位于最左侧的位置,就可以避免重复拷贝一个逐渐变大的基础字符串。合并数组项Array.prototype.join() 方法将数组中地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字符串,它接收一个参数作为每项之间的分隔符。如果传入参数为空字符,那么我们就可以使该方法将所有数组项连接为一个字符串。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大多数浏览器中,数组项合并比其他字符串连接方法更慢。String.prototype.concat()包装类型 String 的原生方法 String.prototype.concat() 能够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并将每一个参数附加到所调用的字符串上,这是最灵活的字符串合并方法。遗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使用 cancat() 方法比使用简单的 + 和 += 稍慢。总结:如果要合并的字符串中存在变量,那么使用模板字符串;否则,仅使用简单的 + 操作符合并字符串,并将基础字符串置于表达式最左侧。
2019年07月15日
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4
5
6
...
15